标题:视频编码如何入门
1.视频编码的技术
【AnyChat音视频开发】首先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是在H264标准之上修改得到到的,对应于HEVC(HighEfficiencyVideoCoding),我国也要推出AVS+和AVS2,这两个标准号称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其中的水分一直是被人吐槽的点。这两个标准也(只)在央视等大台得到了强推,个人觉得没必要研究它们,也没必要把它们加进来对比。HEVC既然是ITU公布的最新一代编码标准,在技术上无疑会主导未来的视频编码领域,就如现在H.264的地位一样。但这当然不代表其他编码标准就再也没人用了,比如北京台这样的大台还都在用MPEG2做视频编码。
其实每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的更新都是为了实现两个目标:更好的支持高分辨视频;以更高的压缩率达到同等的主观质量。除此之外,还有提高网络适配性(比如在H.264中定义的网络抽象层概念)、抗出错性能(H.264中的数据分割、灵活宏块顺序)等等的目标。当然,提升这些性能要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复杂度的大幅增加。在这几个问题上,HEVC也不例外。当年JCT-VC确定的HEVC的核心目标就是在H.264HighProfile的基础上将压缩效率提高一倍。分辨率方面HEVC也可以支持到8K。
从编码框架上来说,HEVC并没有革命性的改变,依旧采用了混合编码框架,也能看到在H.264中就有的变换、量化、熵编码、帧内预测、帧间预测、环路滤波等模块。但是HEVC在这个框架中几乎所有模块都引入了新的编码技术。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新推出的编码标准基本都是这个路子:在保持原有框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更多的新技术。
2.什么是视频编码
音频视频编码方案有很多,用百家争鸣形容不算过分,目前常见的音频视频编码有以下几类
?MPEG系列:(由ISO[国际标准组织机构]下属的MPEG[运动图象专家组]开发)
视频编码方面主要是Mpeg1(vcd用的就是它)、Mpeg2(DVD使用)、Mpeg4(现在的DVDRIP使用的都是它的变种,如:divx,xvid等)、Mpeg4AVC(现在正热门);
音频编码方面主要是MPEGAudioLayer1/2、MPEGAudioLayer3(大名鼎鼎的mp3)、MPEG-2AAC、MPEG-4AAC等等。注意:DVD音频没有采用Mpeg的
?H.26X系列:(由ITU[国际电传视讯联盟]主导,侧重网络传输,注意:只是视频编码)
包括H261、H262、H263、H263+、H263++、H264(就是MPEG4AVC-合作的结晶)
微软windowsmedia系列:(公司牛,能自己定标准啊...)
视频编码有Mpeg-4v1/v2/v3(基于MPEG4,DIVX3的来源,呵呵)、WindowsMediaVideo7/8/9/10
音频编码有WindowsMediaaudeov1/v2/7/8/9
?RealMedia系列:(注意,这里说的Real的编码,可不是rm、rmvb文件,呵呵)
视频编码有RealVideoG2(早期)、RealVideo8/9/10
音频编码有RealAudiocook/sipro(早期)、RealAudioAAC/AACPlus等
QuickTime系列:(是一个平台,有很多编码器)
视频编码有SorensonVideo3(用于QT5,成标准了)、AppleMPEG-4、AppleH.264
音频编码有QDesignMusic2、AppleMPEG-4AAC(这个不错)
其它,如:Ogg、On2-vpx、flashvidio:不详述啦。
特殊说明的,是DVD这种媒介的音频编码,采用了相对独立的几种,就列2个常见的吧:AC3(杜比公司开发)、DTS
文件格式(容器):
AVI
音视频交互存储,最常见的音频视频容器。支持的视频音频编码也是最多的。
?MPG
MPEG编码采用的音频视频容器,具有流的特性。里面又分为PS,TS等,PS主要用于DVD存储,TS主要用于HDTV。
?VOB
DVD采用的音频视频容器格式(即视频MPEG-2,音频用AC3或者DTS),支持多视频多音轨多字幕章节等。
?MP4
MPEG-4编码采用的音频视频容器,基于QuickTimeMOV开发,具有许多先进特性。
?3GP
3GPP视频采用的格式,主要用于流媒体传送。
?ASF
WindowsMedia采用的音频视频容器,能够用于流传送,还能包容脚本等。
?RM
RealMedia采用的音频视频容器,用于流传送。
注意:RMVB,是视频编码部分采用可变码率压缩的文件格式(容器)
?MOV
QuickTime的音频视频容器,恐怕也是现今最强大的容器,甚至支持虚拟现实技术,Java等,它的变种MP4,3GP都没有这么厉害。
?MKV
MKV它能把WindowsMediaVideo,RealVideo,MPEG-4等视频音频融为一个文件,而且支持多音轨,支持章节字幕等。
?WAV
一种音频容器(注意:只是音频),大家常说的WAV就是没有压缩的PCM编码,其实WAV里面还可以包括MP3等其他ACM压缩编码。
?MP3
如前所述,不用多说了吧?就是MPEGAudioLayer3(Mpeg1的音频编码的一种)
文件转换(实际上也是编码转换)
至于这些纷繁杂乱的文件转换(实际上也是编码转换),有很多工具了,像很多转换大师、万能转换什么的。这里推荐一款:xilisoftvideoconverter–视频转换专家,它可以转换的文件(编码)比较多,功能较全。
关于音视频的知识,实在太庞杂,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对于基础的、入门性的一些常识做了简单介绍,至于更进一步的,比如每一种编码的算法、文件格式的规范等等,就需要大家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和资料了,当然,也可以继续关注我的系列文章。
3.视频格式的视频编码
准确的说,AVI,ASF,FLV是一种文件格式,我们可以在我的电脑上看到的*.AVI这种文件。即使是同一种文件格式,如AVI,又分为MPEG-1,MPEG-2,MPEG-4几种视频格式,然后同一种视频格式,如MPEG-4又可以使用多种视频编码,例如:MP4V/XVID/DX50/DIVX/DIV5/3IVX/3IV2/RMP4。
1.MicrosoftRLE
一种8位的编码方式,只能支持到256色。压缩动画或者是计算机合成的图像等具有大面积色块的素材可以使用它来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方案。
2.MicrosoftVideo1
用于对模拟视频进行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方案,最高仅达到256色,它的品质就可想而知,一般还是不要使用它来编码AVI。
3.MicrosoftH.261和H.263VideoCodec
用于视频会议的Codec,其中H.261适用于ISDN、DDN线路,H.263适用于局域网,不过一般机器上这种Codec是用来播放的,不能用于编码。
4.IntelIndeoVideoR3.2
所有的Windows版本都能用Indeovideo3.2播放AVI编码。它压缩率比Cinepak大,但需要回放的计算机要比Cinepak的快。
5.IntelIndeoVideo4和5
常见的有4.5和5.10两种,质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适应不同带宽的网络,但必须有相应的解码插件才能顺利地将下载作品进行播放。适合于装了Intel公司MMX以上CPU的机器,回放效果优秀。如果一定要用AVI的话,推荐使用5.10,在效果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它有更快的编码速度和更高的压缩比。
6.IntelIYUVCodec
使用该方法所得图像质量极好,因为此方式是将普通的RGB色彩模式变为更加紧凑的YUV色彩模式。如果你想将AVI压缩成MPEG-1的话,用它得到的效果比较理想,只是它的生成的文件太大了
7.MicrosoftMPEG-4Videocodec
常见的有1.0、2.0、3.0三种版本,当然是基于MPEG-4技术的,其中3.0并不能用于AVI的编码,只能用于生成支持“视频流”技术的ASF文件。
8.DivX-MPEG-4Low-Motion/Fast-Motion
实际与MicrosoftMPEG-4Videocode是相当的东西,只是Low-Motion采用的固定码率,Fast-Motion采用的是动态码率,后者压缩成的AVI几乎只是前者的一半大,但质量要差一些。Low-Motion适用于转换DVD以保证较好的画质,Fast-Motion用于转换VCD以体现MPEG-4短小精悍的优势。
9、DivX3.11/4.12/5.0
实际上就是DivX,原来DivX是为了打破Microsoft的ASF规格而开发的,开发组摇身一变成了Divxnetworks公司,所以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编码程序中加入了1-pass和2-pass的设置,2-pass相当于两次编码,以最大限度地在网络带宽与视觉效果中取得平衡。
4.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视频图像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去时域冗余信息使用帧间编码技术可去除时域冗余信息,它包括以下三部分:-nbsp;运动补偿nbsp;nbsp;nbsp;运动补偿是通过先前的局部图像来预测、补偿当前的局部图像,它是减少帧序列冗余信息的有效方法。nbsp;-nbsp;运动表示nbsp;nbsp;nbsp;不同区域的图像需要使用不同的运动矢量来描述运动信息。运动矢量通过熵编码进行压缩。-nbsp;运动估计nbsp;nbsp;nbsp;运动估计是从视频序列中抽取运动信息的一整套技术。nbsp;nbsp;nbsp;注:通用的压缩标准都使用基于块的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去空域冗余信息主要使用帧间编码技术和熵编码技术:-nbsp;变换编码nbsp;nbsp;nbsp;nbsp;帧内图像和预测差分信号都有很高的空域冗余信息。变换编码将空域信号变换到另一正交矢量空间,使其相关性下降,数据冗余度减小。-nbsp;量化编码nbsp;nbsp;nbsp;nbsp;经过变换编码后,产生一批变换系数,对这些系数进行量化,使编码器的输出达到一定的位率。这一过程导致精度的降低。-nbsp;熵编码nbsp;nbsp;nbsp;nbsp;熵编码是无损编码。它对变换、量化后得到的系数和运动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压缩。视频编码的基本框架H.261nbsp;nbsp;nbsp;nbsp;H.261标准是为ISDN设计,主要针对实时编码和解码设计,压缩和解压缩的信号延时不超过150ms,码率px64kbps(p=1~30)。nbsp;nbsp;nbsp;nbsp;H.261标准主要采用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DCT变换、自适应量化、熵编码等压缩技术。nbsp;只有I帧和P帧,没有B帧,运动估计精度只精确到像素级。支持两种图像扫描格式:QCIF和CIF。H.263nbsp;nbsp;nbsp;nbsp;H.263标准是甚低码率的图像编码国际标准,它一方面以H.261为基础,以混合编码为核心,其基本原理框图和H.261十分相似,原始数据和码流组织也相似;另一方面,H.263也吸收了MPEG等其它一些国际标准中有效、合理的部分,如:半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PB帧预测等,使它性能优于H.261。nbsp;nbsp;nbsp;nbsp;H.263使用的位率可小于64Kb/s,且传输比特率可不固定(变码率)。H.263支持多种分辨率:nbsp;SQCIF(128x96)、nbsp;QCIF、CIF、4CIF、16CIF。与H.261和H.263相关的国际标准与H.261有关的国际标准H.320: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64~1nbsp;920Kb/s信道的帧结构;H.230:视听系统的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H.242:使用直到2Mb/s数字信道的视听终端的系统。与H.263有关的国际标准H.324:甚低码率多媒体通信终端设备;H.223:甚低码率多媒体通信复合协议;H.245: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G.723.1.1:传输速率为5.3Kb/s和6.3Kb/s的语音编码器。JPEGnbsp;nbsp;nbsp;nbsp;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6年成立了JPEG(Jointnbsp;nbsp;Photographicnbsp;Expertnbsp;Group)联合图片专家小组,主要致力于制定连续色调、多级灰度、静态图像的数字图像压缩编码标准。常用的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编码方法,是JPEG算法的核心内容。MPEG-1/2nbsp;nbsp;nbsp;nbsp;MPEG-1标准用于数字存储体上活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码,其数码率为1.5Mb/s。nbsp;MPEG-1的视频原理框图和H.261的相似。nbsp;nbsp;nbsp;nbsp;nbsp;MPEG-1视频压缩技术的特点:1.nbsp;随机存取;2.nbsp;快速正向/逆向搜索;3nbsp;.逆向重播;4.nbsp;视听同步;5.nbsp;容错性;6.nbsp;编/解码延迟。MPEG-1视频压缩策略:为了提高压缩比,帧内/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必须同时使用。帧内压缩算法与JPEG压缩算法大致相同,采用基于DCT的变换编码技术,用以减少空域冗余信息。帧间压缩算法,采用预测法和插补法。预测误差可在通过DCT变换编码处理,进一步压缩。帧间编码技术可减少时间轴方向的冗余信息。nbsp;nbsp;nbsp;nbsp;MPEG-2被称为“21世纪的电视标准”,它在MPEG-1的基础上作了许多重要的扩展和改进,但基本算法和MPEG-1相同。nbsp;nbsp;nbsp;MPEG-4nbsp;nbsp;nbsp;nbsp;MPEG-4标准并非是MPEG-2的替代品,它着眼于不
5.avi格式的视频编码到底怎么看?如何能编辑视频编码?
用暴风3就可以看了编码的话看一个转载最好用rm格式,我昨天买的,现在已经找到了软件了,我一个一个字打的哦!!但是也支持mpg4,和3gp,不推荐,我试了下,都没rm的格式效果好由1.软件的下载,地址:名字叫easyrealmediaproducerv1.942.单击“参数设置”,这里的设置直接关系到你的文件能否在小e上播放和播放质量。采用固定码率350kbps画面质量sharpestimage视频编码realvideo8音频编码20kbpsstereomusic-ra画面大小变为320*240音量调节12db设定fps15“调整画面大小”这里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但要注意的是e上不能超过“320*240“确定”跳到主界面。选择“添加”,然后选择你要的片子就可以了啊!点下面的“开始压缩”就可以了啊!当然了,你可以几个文件一起压缩的啊!但是要注意的是,你压缩的片原没问题,不能有卡的现象,万一有卡的,在批量压缩中会出现电脑的死机。软件支持很多很多的格式转成rm,反正我电脑里面的对大多数都能转,想avi,rmvb等等附加几个参数设置:a.高清晰压缩参数(画质优先)采用固定码率350kbps画面质量sharpestimage视频编码realvideo8音频编码20kbpsstereomusic-ra画面大小变为320*240音量调节12db设定fps15b.高压缩参数(容量优先)采用固定码率100kbps--150kbps画面质量sharpestimage视频编码realvideo8音频编码12kbpsstereomusic-ra画面大小变为320*240音量调节12db设定fps15c.常规参数采用固定码率150kbps画面质量sharpestimage视频编码realvideo8音频编码20kbpsstereomusic-ra画面大小变为320*240音量调节12db设定fps15
6.视频的编码方式有哪些?与格式一样吗?
视频格式是指视频文件的存在形式,比如AVI、RMVB、MKV等等,也可以说是封装压缩视频和音频文件的容器。
音频数字化主要有压缩与非压缩两种方式。较早出现的数字音频播放机,如CD唱机和DAT录音机,均采用线性PCM编码来存储音乐信号,为非压缩方式。在高质量要求的音频工作站和数字录像机(如DVCPRO)上,也采用非压缩的格式。
音视频编码:
我们常见的MPEG、DolbyDigital、DTS等则为压缩方式。压缩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有损压缩的目的是提高压缩率,降低占用系统资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采样速率、样本分辨率(精度)和数据率。
数字卫星广播系统的信源编码技术采用MPEG-2.5第三层声音编码算法。第三层编码算法最复杂、延时最大、效率最高。因此对一定的数据速率,第三层协议得到的音质最好。当然,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8—128Kbps范围的不同速率。声音质量可达到CD音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极全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极全网-官网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极全网用户服务协议》和《极全网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极全网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点击进入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极全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