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为开放式价格。预计实际售卖的单体在15万日元前后,附带“ZUIKO DIGITAL 14-54mm F2.8-3.5 II”的套装在20万日元前后的样子。
它的外表给人的印象虽然是与E-3几乎同样,但是握住了手柄的时候感觉绝对不同。E-30的手柄有几分是细长的,进深变短了。作为手比较小的我来说有好印象。同时,包含电池的重量也比E-3轻了150g。
装备前后成对的拨盘,表面的液晶控制面板,外接端口等也都可以说明它是中级机的证据。虽然取景器性能劣于E-3,但是比E-520和E-420都明显地出色了。能用十字按钮直接操作测距点,这也是值得高兴的进化。
拨盘前后一起是橡胶材质的。在E-3机身上十字按钮特有的松软操作感没有了,推动的时候有恰当的手感。快门声音比E-3大一点。
作为新功能的“艺术过滤器”,摄影的时候只能适用于JPEG。正因为装载了专用ASIC,比以前的同类相机的效果处理快。但根据效果和景色的不同,写入时要等2~3秒。
■与E-3(右面)的比较
■各部分的特征
装载有效1,230万象素的高速LiveMOS传感器2.7英寸可自由变换角度液晶屏表面装备的控制面板方式拨盘艺术过滤器能从“ART/SCN”叫出快门按钮周围。个人觉得比E-3的曝光补偿按钮容易推和以前那样,装备CF和xD卡的双卡槽Fn按钮和AF目标按钮总设定是同时推AF按钮和测光按钮而进行的液晶显示屏下的各按钮。E-3是圆形,也许因为降低高度而成为了长方形多连接口十字按钮下是与E-520等同样的布置pop up内置闪光灯。从此次开始也可自动pop up
■艺术过滤器
把方式拨盘设置为“ART/SCN”的话,能启动艺术过滤器选择画面。按十字按钮右键出现景色方式的选择画面。只在JPEG里有效果悬挂,也没有弱·中·强等参数的设定。效果本身就相当艳丽且精巧,类似Photoshop同样的效果,就需要有一定的工夫和技巧了吧。
照片障碍区域monochrome 摄影后的处理比较快。尽管如此根据景色和选了过滤器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等候时间
记录后回放画面也能确认出效果
#p#副标题#e#
■多重曝光
多重曝光菜单
最大能重叠4张
也有自动增益补正的设定
■拨盘方向
右方向会让光圈和快门速度变得大的“拨盘1”
“拨盘2”是在左方向让光圈和快门速度变得大
#p#副标题#e#
■Fn按钮·十字按钮功能
数字水平尺不仅仅是Fn按钮分配的
实时取景,通常摄影的时候也可表示
取景器内和控制面板也能表示
十字按钮分配AF目标移动的话,可以对测距点进行直接的指定
#p#副标题#e#
■纵横尺寸比设定
不仅仅是实时取景的时候,在用光学取景器摄影的时候,也是可以记录纵横尺寸比的。但因为框线等不呈现在取景器内上,对于严密的flaming需要习惯。
改变纵横尺寸比摄影了的RAW就有4:3,但OLYMPUS Studio 2和OLYMPUS Master能指定纵横尺寸比的。
4:3
3:2
16:9
6:6
5:4
7:6
6:5
7:5
3:4
“ALL”的话,也能反映在光学取景器中的摄影纵横尺寸比设定
■LVframe rate
能从“标准”和“高速”中选择实时取景的frame rate。“标准”是与以前同样的,一般认为“高速”是更光滑的frame rate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