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文章 > 体育 > 正文
linux如何查看网卡流量

+1

-1

收藏

+1

-1

点赞0

评论0

标题:linux如何查看网卡流量
详情介绍-作者:xiaowei-来源: 极全网 -如有问题点击:在线客服帮助

1.linux 如何查询网卡带宽


首先你得netemqdiscipline设置看起来没什么区别,limit太大,loss0%和默认一样,剩下的delay10ms都是指所有pakcat按照延迟10ms进行发送
至于你的tbf设置,用了tbf自身提供的两个途径
tbf叫做tokenbucketfilter.总体的思路就是数据包要领到token(令牌)才能被发送,而令牌的产生速率收到rate这个参数的限制。token是一个抽象的概念,token的大小都是指的token所指向的数据包的大小。
当要发送的速率低于令牌产生的速度时,所有的数据包都能领到token,并且多余的token会在你的buffer里积累。积累的上限由buffer/burst这个参数指定。
当发送的速率等于token产生的速度时,token正好被完全消耗,所有的数据包都会发送,并且buffer不会积累多余的token
当发送的速率大于token的速率,如果buffer里还有多余的token,就会开始消耗buffer的token,同时允许数据包通过。如果buffer的token耗尽,数据包就不被允许通过,并且进入txqueue(发送队列)排队。如果排队的尺寸大于limit(你的第一个tbf有指定),则队列不能再增长,新到来的数据包会被drop。
明白上面的概念之后你的两条命令的区别也就容易看懂了。
第一个是用的buffer/limit
buffer就是瞬间可以额外提供的token的数量。rate限制了你的持续上传速率为1mb/s,然后在你长时间网络流量很低时,你得token会积累,最后你可以有buffer这么大(1600b)的缓冲无视rate的限制(可以瞬间发送1600b,所以叫做突发)。至于后面的limit3000,是指你当你的缓冲区(txqueue)超过3000b时,新来的包会被drop
第二个用的是burst/latency/rate组合
这里的burst和上面的buffer含义完全相同,都是能够以高于rate所限定的速度发送的数据量(4mb,比第一个的大很多)。至于latency,是对应limit的量。latency规定的是数据包能在txqueue中呆的最长的时间(你的是1s),在txqueue中呆超过1s的包都会被drop。所以结合你的rate来计算,latency1s+rate1mbit/s等价于limit为1mbit*1s=1mb
*tc只能规整egresstraffic,就是从nic流出的流量(上传),对于下载,要用ifb将ingress(下载)模拟成egress

2.linux查看网络流量命令


方法一、nload工具
查看参数帮助命令:
nload–help
-a:这个好像是全部数据的刷新时间周期,单位是秒,默认是300.
-i:进入网卡的流量图的显示比例最大值设置,默认10240kBit/s.
-m:不显示流量图,只显示统计数据。
-o:出去网卡的流量图的显示比例最大值设置,默认10240kBit/s.
-t:显示数据的刷新时间间隔,单位是毫秒,默认500。
-u:设置右边Curr、Avg、Min、Max的数据单位,默认是自动变的.注意大小写单位不同!
h|b|k|m|gh:auto,b:Bit/s,k:kBit/s,m:MBit/setc.
H|B|K|M|GH:auto,B:Byte/s,K:kByte/s,M:MByte/setc.
-U:设置右边Ttl的数据单位,默认是自动变的.注意大小写单位不同(与-u相同)!
Devices:自定义监控的网卡,默认是全部监控的,使用左右键切换。
如只监控eth0命令:nloadeth0
方法二、iftop工具
1、iftop界面相关说明
界面上面显示的是类似刻度尺的刻度范围,为显示流量图形的长条作标尺用的。
中间的<==>这两个左右箭头,表示的是流量的方向。
TX:发送流量
RX:接收流量
TOTAL:总流量
Cumm:运行iftop到目前时间的总流量
peak:流量峰值
rates:分别表示过去2s10s40s的平均流量
2、iftop相关参数
常用的参数《Linux就该这么学》
-i设定监测的网卡,如:#iftop-ieth1
-B以bytes为单位显示流量(默认是bits),如:#iftop-B
-n使host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IP,如:#iftop-n
-N使端口信息默认直接都显示端口号,如:#iftop-N
-F显示特定网段的进出流量,如#iftop-F10.10.1.0/24或#iftop-F10.10.1.0/255.255.255.0
-h(displaythismessage),帮助,显示参数信息
-p使用这个参数后,中间的列表显示的本地主机信息,出现了本机以外的IP信息;
-b使流量图形条默认就显示;
-f这个暂时还不太会用,过滤计算包用的;
-P使host信息及端口信息默认就都显示;
-m设置界面最上边的刻度的最大值,刻度分五个大段显示,例:#iftop-m100M
进入iftop画面后的一些操作命令(注意大小写)
按h切换是否显示帮助;
按n切换显示本机的IP或主机名;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host信息;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host信息;
按t切换显示格式为2行/1行/只显示发送流量/只显示接收流量;
按N切换显示端口号或端口服务名称;
按S切换是否显示本机的端口信息;
按D切换是否显示远端目标主机的端口信息;
按p切换是否显示端口信息;
按P切换暂停/继续显示;
按b切换是否显示平均流量图形条;
按B切换计算2秒或10秒或40秒内的平均流量;
按T切换是否显示每个连接的总流量;
按l打开屏幕过滤功能,输入要过滤的字符,比如ip,按回车后,屏幕就只显示这个IP相关的流量信息;
按L切换显示画面上边的刻度;刻度不同,流量图形条会有变化;
按j或按k可以向上或向下滚动屏幕显示的连接记录;
按1或2或3可以根据右侧显示的三列流量数据进行排序;
按<根据左边的本机名或IP排序;
按>根据远端目标主机的主机名或IP排序;
按o切换是否固定只显示当前的连接;
按f可以编辑过滤代码,这是翻译过来的说法,我还没用过这个!
按!可以使用Shell命令,这个没用过!没搞明白啥命令在这好用呢!
按q退出监控。
方法三、ifstat
参数:
-a监测能检测到的所有网络接口的状态信息
-z隐藏流量是无的接口,例如那些接口虽然启动了但是未用的
-i指定要监测的接口,后面跟网络接口名
时间:
-T报告所有监测接口的全部带宽
-w用指定的列宽,而不是为了适应接口名称的长度而去自动放大列宽
-W如果内容比终端窗口的宽度还要宽就自动换行
-b用kbits/s显示带宽而不是kbytes/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极全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极全网-官网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极全网用户服务协议》和《极全网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极全网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点击进入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极全网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换一批
热点排行